1. 完骨穴(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足太阳经交会穴)
位置: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中。
定位方法:
正坐或侧卧位,头部放松,先找耳后乳突;
在乳突的后下方,靠近颈部肌肉的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左右各一。
技巧(作用):属胆经且为两经交会穴,位于耳后核心区域,能疏风清热、聪耳止痛,擅长缓解耳鸣、耳聋、头痛。按揉力度宜轻,避免压迫深层神经。
2. 五枢穴(足少阳胆经,足少阳、带脉交会穴)
位置:下腹部,髂前上棘与脐中连线的中 1/3 与下 1/3 交点处。
定位方法:
仰卧,先找到髂前上棘和脐中,两部位之间画一条直线;
该直线的中 1/3 与下 1/3 交界处,按压有酸胀感,左右各一。
技巧(作用):属胆经且为带脉交会穴(带脉主约束诸经,关联妇科),能调经止痛、理气通便,擅长缓解女性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病。按揉力度宜轻柔,避免刺激腹腔。
3. 噫嘻穴(足太阳膀胱经)
位置:脊柱区,第 6 胸椎棘突下,旁开 3 寸。
定位方法:
俯卧或正坐,先找第 7 颈椎棘突(“大椎穴”);
从大椎穴向下数 6 个棘突,其下凹陷处向两侧旁开 3 寸(约 4 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左右各一。
技巧(作用):属膀胱经,位于背部中段,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擅长缓解咳嗽、气喘、胸闷、胸痛等胸肺病症。按揉力度可稍重以达深层。
4. 胃仓穴(足太阳膀胱经)
位置:脊柱区,第 12 胸椎棘突下,旁开 3 寸。
定位方法:
俯卧或正坐,先找两侧肋弓下缘,两肋弓下缘连线的中点平第 12 胸椎棘突;
从第 12 胸椎棘突下向两侧旁开 3 寸(约 4 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左右各一。
技巧(作用):属膀胱经,位于腰背部上段(对应胃区,“仓” 指储物,关联胃的收纳功能),能和胃健脾、消食导滞,擅长缓解胃痛、腹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胃肠问题。按揉时可侧重缓解胃肠不适引发的腰背牵涉痛。
5. 委阳穴(足太阳膀胱经,三焦下合穴)
位置:膝后区,腘横纹上,股二头肌腱的内侧缘。
定位方法:
俯卧或屈膝跪坐,膝后放松,先找腘横纹;
在腘横纹的外侧端,股二头肌腱的内侧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左右各一。
技巧(作用):作为 “三焦下合穴”(下合穴主 “治腑病”,三焦主水液代谢),能利水消肿、通络止痛,擅长缓解小便不利、水肿等泌尿问题。按揉力度可稍重以达膝后深层。
Otros episodios de "清绿"
No te pierdas ningún episodio de “清绿”. Síguelo en la aplicación gratuita de Get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