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臑会穴(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阳维脉交会穴)
位置:臂后侧,肩峰角下 3 寸,三角肌的后下缘。
定位方法:
正坐或站立,手臂自然下垂,先找肩峰角;
从肩峰角向下量 3 寸(约 4 横指),在三角肌后下缘的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左右各一。
技巧(作用):属三焦经且为两脉交会穴,位于上臂后侧关键节点,能疏风通络、散结止痛,擅长缓解肩臂疼痛、麻木、肩关节抬举困难。按揉时可稍用力以达深层。
2. 魄户穴(足太阳膀胱经)
位置:脊柱区,第 3 胸椎棘突下,旁开 3 寸。
定位方法:
俯卧或正坐,先找第 7 颈椎棘突(“大椎穴”);
从大椎穴向下数 3 个棘突,其下凹陷处向两侧旁开 3 寸,按压有酸胀感,左右各一。
技巧(作用):属膀胱经,位于背部上段(对应肺脏,“魄” 为肺之神),能宣肺止咳、通络止痛,擅长缓解咳嗽、气喘、胸闷等肺系病症。
3. 魂门穴(足太阳膀胱经)
位置:脊柱区,第 9 胸椎棘突下,旁开 3 寸。
定位方法:
俯卧或正坐,先找第 7 颈椎棘突,向下数 9 个棘突;
或借助肩胛骨下角,向下数 2 个棘突,其下凹陷处向两侧旁开 3 寸,按压有酸胀感,左右各一。
技巧(作用):属膀胱经,位于背部中段(对应肝脏,“魂” 为肝之神),能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擅长缓解胁肋痛、胃痛、腹胀、泄泻等病症。按揉时可侧重缓解肝胆与胃肠关联不适。
4. 昆仑穴(足太阳膀胱经,五输穴之经穴)
位置:踝区,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定位方法:
伸足,足背朝下,找到外踝尖和跟腱;
两结构之间的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部分人有明显痛感),左右各一。
技巧(作用):作为膀胱经 “经穴”(经穴主 “身热”),能通络止痛、疏风解表,是缓解足跟痛、踝关节扭伤、腰背痛的核心穴。按揉时力度可稍重,日常可用于缓解足部疲劳。
5. 京骨穴(足太阳膀胱经,原穴)
位置:足外侧,第 5 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定位方法:
伸足,足心朝下,找到第 5 跖骨,其近端的骨性凸起为 “第 5 跖骨粗隆”;
在第 5 跖骨粗隆下方,足外侧赤白肉际处,按压有酸胀感,左右各一。
技巧(作用):作为膀胱经 “原穴”(脏腑原气汇聚之处),能疏风解表、安神止痛,擅长缓解头痛、眩晕、足跟痛、足外侧痛。按揉时以足外侧微酸为宜,突出原穴 “调理脏腑本源” 的作用。
Otros episodios de "清绿"
No te pierdas ningún episodio de “清绿”. Síguelo en la aplicación gratuita de Get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