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财经有深度 podcast

2955.医药投资中重要的几件事是什么?

0:00
9:44
Rewind 15 seconds
Fast Forward 15 seconds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医药投资中重要的几件事是什么?来自青侨阳光。


在我们看来医药投资最重要的首先是热爱专注诚实开放等普适性特性然后才是行业认知框架估值定价体系宏观策略思维等具体的能力和方法至于组合构建则是有了行业认知和估值定价判断后水到渠成的结果。下面,也借着对这一问题探讨的机会,梳理一遍我们认为医药投资中最重要的几件事情。


在这样一个高度分工深度合作的社会背景下每个人积累自己的比较优势专注自己的热爱与擅长是对社会效率提升最有利也对发挥自己价值最有利的方式


积累比较优势的前提是专注于自己的擅长,而专注于自己擅长的前提是明白自己是怎样的人、有着怎样的擅长。以我们自己为例,我们的性格偏慢偏钝对市场短期起落的敏感性比较差不适合高频短线交易也很难赚到市场博弈的钱;但硬币的另一面是我们在市场极端起落的诱惑面前的定力还可以几年前重仓港股创新药械的暴跌的时候并未因为巨大的压力就想着向市场投降过去几个月港股三四五线创新药企狂飙的时候也不会因此就想着建仓加入趋势。因此,在更强调判断的长线投资中,我们反而容易看到迷雾背后的逻辑与真相。



当然,决定能不能找到代表未来的长线标的,首先是得看得懂业务的发展趋势、看得见公司的未来景象;而公司是行业里的公司,业务是行业里的业务,因此,首先我们需要有一套靠谱的行业认知框架支持我们去推导行业与公司最可能的发展前景。这就是“行业研究”的工作,对我们来说就是“医药行业研究”。



比如,不管是1980年后的美国还是2015后的中国,深度医改后的行业增长都越来越依赖科技突破所创造的增量驱动,那我们就需要重视行业内大技术浪潮的潜在走向;以全球的生物科技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很清晰的三波技术浪潮;然后在抗体药物内部,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到了工程化升级浪潮,这些技术前景,提示我们一定要重视在中国诞生世界级工程化抗体产品的巨大时代潜力。


此外,能称得上典型逆向的,得是那些估值在横向与纵向比较中都处于显著更低水平的标的,而不是看谁跌幅大谁就逆向,因此,要想更好地确定逆向标的我们就需要一定的估值定价体系来做支撑我们喜欢把标的估值翻译成直观的3年回报预期


在2022年港股创新药崩盘的时候,我们覆盖的很多港股创新药标的3年回报预期都达到了150%-200%,说明在该标的上我们与市场共识之间存在着极其剧烈的预期差异,如果我们的研究是可信的话,那该标的很可能会成为非常漂亮的逆向投资机会。


到了2024年,港股创新药整体估值已经上了一个大台阶但港股高耗却又集体崩盘创了新低,说明该标的很可能比同行承受更为沉重的逆向压制,不排除未来存在更为强劲的价值修复进程。


而站在2025年的当下,港股创新药的中性3年回报预期已经趋零甚至转负,港股高耗的中性3年回报预期也已经修复到50%-80%,但我们覆盖的技术平台型中小市值美股生科标的的3年回报预期却升到了150%-200%,虽然我们也不知道市场何时会修复与重估这些美股生科标的,但至少从估值的角度看当前的美股生科比当前的港股药械承受了更大的逆风压制不排除这里有更多更好的逆向投资机会


需要明确的是,我们作为个体的认知和影响必然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局限性。从这点来说,对自己在大量场景下表现出的错误和无知保持诚实是十分有必要的。


有效的开放性学习不仅需要以清晰稳定的自我认知为基础,还需要主体处于对外在新思想有强烈渴求的易激发状态。而不同阶段,我们对外在新思想的接纳程度是不一样的,越是内外交困的时期个体越有动力去推动对内的改革和对外的开放


对我们而言2021-2022年港股医药遭遇极端下跌期间也是我们开放性学习最密集的阶段:当时的我们,一方面,在反复复盘自己的重大历史决策,希望能更清晰地找出自己的主要错误所在。同时,也在学习部分自己所钦佩的优秀同行的历史分享,希望能找出差距来激励自己更好地前行。那段经历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的积极改变。主要有这四方面的改变。


第一改变,留意宏观。医药行业尤其是创新药行业,在行业基本面持续快速发展背景下的系统性暴涨暴跌,让我们意识到医药作为“永远的朝阳行业”,其板块牛熊周期转换背后更多是宏观波动和风格变迁的投射,而不是行业基本面真出现了什么剧烈变革。因此,留意宏观节奏很可能是我们理解医药板块在牛市熊市逻辑间切换的关键


第二个改变,关注周期。大到整个全球政经主导秩序的百年变局,小到市场对具体某技术赛道的认知变迁,无不充斥着周期的身影;比如市场对非常多新兴事物或新兴技术赛道的认知变迁都符合类炒作周期的规律。先是在逻辑创建的早期因为过度左倾冒进而陷入癫狂的泡沫,然后又因为遭遇现实困境的挑战而右倾投降陷入迷茫的绝望,再然后才在优秀头部公司持续快速发展中逐渐重建信心。若以炒作周期的发展阶段与节奏看,需要对风险更多一份警惕,而美股CGT可能已正处于过度右倾投降阶段,对潜在机遇可以更多一份期待。


第三个改变,重视股价。虽然有效开采并不容易,但股价绝对是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的富矿。通过纵向对比标的公司的历史股价与当时估值通道及相关基本面的变化,我们能够比较好地推导判断市场在不同阶段对该公司的共识观点,进而知晓当前股价可能入价了哪些预期逻辑,可能还未入价哪些潜在风险;通过横向对比标的公司与可比同行的估值差异,我们能够比较好地找到与市场存在更剧烈预期差异的标的,以及不同市场不同板块间的潜在收益与风险特征差异。这些信息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标的、理解市场、筛选投资方向,都有非常大帮助。


第四个改变,适度调仓——除了极少数内生价值有望持续高速跳升的标的之外,绝大多数标的都不适合简单长拿。组合标的要区分战略性持仓与战术性持仓那些拥有强劲动力和巨大空间的战略性持仓标的可以对估值多些包容尽量拿住;但那些只是因为价格远低于价值的战术性持仓标的遵守投资纪律在股价充分反映潜力预期或业绩中逻辑受到了明显的破坏之后该卖得卖该调得调



站在当下时点,我们也仍然面临着诸多的困扰需要去解决、诸多的痛点需要去改善。最核心的困扰是资本市场运行规律方面的认知仍然严重匮乏,虽然凭借之前多年在行业认知框架与估值定价体系方面的探索积淀,我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用专业的研究体系驱散了笼罩在行业前瞻判断上的迷雾;但我们对股价涨跌及市场起落规律的理解仍然捉襟见肘,仍然不足以构建专业的投资体系来驱散笼罩在资源配置取舍上的迷雾。这一困扰将继续指引我们继续去积累对资本市场行为规律的理解,去摸索更高效配置资产的方法体系。但不管怎么说,有困惑、有挑战、有痛点并不是坏事,因为有困惑才有动力,有挑战才有期盼,有痛点才有方向。

More episodes from "雪球·财经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