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日谈 podcast

“从北京回山里,我才觉得活得像个人” | Vol.50

6/21/2025
0:00
1:17:23
Rewind 15 seconds
Fast Forward 15 seconds

节目介绍:

本期节目是食日谈在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在三元桥的线下店“集室”的一场随性对谈,我们请来了两位老朋友:康丽和金鹏。他们一个是来自云南楚雄的彝族姑娘,靠山里的蘑菇松茸一路读书;一个是东北大兴安岭的“野生食物”实践者,从城市回到林间,用采山养活自己十几年。

在这期节目中,南北两位采山人聊到了野山货背后的真实劳动、与山村老人的紧密关系,还有气候变化下的农业困境与希望。听起来好像挺“原始”的生活,其实背后有好多现代社会绕不开的议题:信任、收入、劳动力、定价逻辑,还有“吃东西到底图个啥”。

这是一场没有套路的真诚对话,也是一个关于 “怎样靠山吃饭” 的故事集。

欢迎收听本期节目,走进他们的山野日常。此外,这也是北京有机农夫市集15周年系列对话的第一期节目。更多有趣的对谈,敬请期待。


彝族姑娘康丽

康丽居住在云南的深山里,原生态的环境是野生鸡枞菌生长的好地方

采菌路上风景好,背靠大山,下面是金沙江

背着宝宝的采山人

漂亮的鸡枞菌

在大兴安岭采山15年的金鹏

美丽的大兴安岭,资源丰富,远离污染,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野采产品生长在天然环境下,没有经过人工干预和管理。

野生蓝莓“越橘笃斯”

完全成熟的雪松仁

野生白桦树木耳

自然晾晒中的蘑菇

黄芩

玫瑰花

玫瑰果

采山带来的似乎不止是原始森林中的天然食物

还有森林的气息、能量,以及当地采山人劳作过程中的喜悦与放松。


本期主播:

金鹏|目前生活工作在大兴安岭林区小镇呼源。与当地采山人合作采摘野生食材15年。热爱森林生活,喜欢进山采摘各种美味食物,同时观察记录这片干净的北方小镇。

康丽|出生于1992年的彝族姑娘,高中毕业后在昆明和北京参与乡建工作,2015年底决定毕生都扎根在乡土里,于是返回云南楚雄创业,先后开办“康丽土货”和“开心家园”两个平台,以销售支持当地可持续采集和文化传承。

天乐|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召集人,食通社创始编辑。


时间轴:

01:05 相遇回忆:15年前,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最早一批摊主

02:48 为什么回到山里?两个返乡青年的选择

04:04 什么是“采山”?松茸、野菌、山货的来历

14;26 当地人也更爱吃野生山货吗?

19:09 卖山货怎么定价?不是随行就市,而是保障采山人们的基本收入

24:51 “这不是暴利”——当顾客说你卖贵了

27:10 山村的现状:云南山村从100户到80户,东北小城只有2000人,谁还在劳动?

33:59 近年来的气候变化对采山也有一般收入的影响?

37:25 被“老板”承包的山:自由采集的困境

40:15 采山回来,只完成了1/3的工作

56:46 采山还能遇到熊?野生≠容易:上山采摘的风险、辛苦和讲究

61:07 辛苦的采山是夕阳行业吗:内心的自由或许是一点点坚持的理由



播客创作团队

节目片头、片尾:岜农

制作:晓晶

编辑 天乐

推文设计:木又寸

联络邮箱

[email protected]



More episodes from "食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