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财经有深度 podcast

2840.猪周期分析框架

0:00
4:59
Reculer de 15 secondes
Avancer de 15 secondes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猪周期分析框架,来自冰冰小美。


周期的核心在于,库存周期与供需周期。

猪周期因关乎民生,政策影响是巨大的。猪作为活物,其长期受到疾病疫情影响。国民主要肉类消费,特别是内脏短缺,因此海外供应因素权重也在加大。


近年来规模化养殖加强,猪进入薄利多销,延长了猪周期时间。目前已经超过4年也没有进入景气周期。

规模化养殖受制成本控制,而成本的核心在于,能量与蛋白饲料,防疫环保等。因为关税问题,大豆进口变化也会有所影响。如相对高价美国大豆改进口巴西大豆代替。美国对中出口第二大贸易单品是大豆,规模近140亿美元,所以,大豆也涉及双方利益往来。意味着豆粕价格的波动。巴西大豆预计比美国大豆便宜30-40%,国内大豆出油率低,短期难以代替,因此,饲料成本与利润平衡未来会出现一个拐点。

今年4月,放开西班牙猪肉的进口,之前主要是内脏类,但是放开猪肉进口,由于西班牙价格较低,比美国进口低20-25%,市场预计1.8-2美元/公斤,13.14-14.6元/公斤,对国内价格有所冲击。国内目前15元/公斤左右。会加剧猪企供给侧的竞争压力,养殖成本高的极有可能会出清部分产能。出清产能对价格形成一定支撑。神农集团成本,2024年12月12.4元/公斤,2025年3月数据12元/公斤,成本控制持续性降低。未来从成本端看,如果巴西产能丰收,豆粕价格有望下降,不过如果产能不够,没办法补充国内需求,反而豆粕短缺而推动价格上涨。如果豆粕的成本上涨,为转嫁成本,猪企希望提价的动力加大。目前母猪存栏量大于政府规划的4100万头以上,从未来规划目标看,希望维持在3800万头。那么,未来供给侧变化是较为确定性的。这有利于未来价格支撑。


猪肉占比CPI权重在2.2-2.4%,每上涨10%猪肉价格,会影响0.1-0.3%的CPI。政府通过国储影响供需库存变化,调节猪肉价格,从而影响CPI变化。一般情况,可繁殖的母猪决定未来出栏量,故而,政府会通过调控母猪数量,规划产能,稳定猪肉市场。

什么情况下国储会行动,提振价格呢,猪粮比是较为直观的数据。连续3周低于5比1,会启动收储。目前在4.8比1。国储主要是释放价格的信号。并非影响供需。这种释放价格的变化,注定与CPI控制息息相关。故而,需要从CPI目标考量这种动作。2025年CPI目标为2%,一季度看,CPI严重不及预期。故而,接下来政策预期往CPI提振是具备确定性的。


规模化养殖,对于规模企业防疫成本是持续性上升的,但是对于整体防疫成本是下降的。以往散养的反而加大防疫成本。以往猪周期受制于猪瘟对价格的冲击较大。观察每次猪肉期价格的大幅度波动,猪瘟都是核心因素之一。比如上一轮,就是超级猪瘟形成的超强周期。规模化可能降低猪瘟感染的风险,但是一旦出现事故,就会极大的冲击供给,所以属于未知变数。从企业角度看当然不希望发生猪瘟,从股价角度看,都期待着供给侧的变化。


猪肉的消费端目前还有非常大的一个挑战,这就是来自低价牛肉的影响。阿根廷的大量进口,不仅仅冲击了国内的牛肉市场,也冲击了猪肉市场。目前国内牛肉企业面临巨大亏损,开始寻求政府管控,不过短期难以改变这种冲击。这种消费端替代,对于延长猪周期有一些影响。从而加大投资猪周期的难度。


总之,猪周期是复杂的。最近猪肉股下跌,与西班牙供应影响有一定关系。但是有利有弊,目前产能过剩的局面必然进入去库存的阶段,而周期的投资节点,往往在去库存的阶段。

D'autres épisodes de "雪球·财经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