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哪一刻开始对理想中的厨房有了切实的想象?是在磕磕碰碰的厨房空间里,希望未来的厨房可以更大;或是手忙脚乱做饭时找不到想用的笊篱,下定决心要整理整理;又或者被网上一张气质契合的厨房设计图戳中,希望以后的装修可以照搬;还是看到父母一同在厨房忙碌,觉得这就是厨房乃至家该有的模样。
在这个被描绘出来的「理想厨房」里,容纳的不仅仅是食物,还有对过往生活痕迹的记录和对未来生活方式的探讨。目前理想厨房系列已经有这些节目:
- 1 油烟出去,人走进来
- 2 各用各的锅,各吃各的饭,日子还能过到一块儿吗?
- 3 做饭可以不必疗愈,但请保持浪漫
- 4 选对家电是决定下厨体验的重要前置条件
- 5 客厅是厨房,阳台也是厨房,厨房更是厨房
- 6 在建造厨房的过程里变成了一个大人
- 7 有预谋地夺取厨房大权,再有计划地喂养家人
- 8 谁不是从炸厨房开始的呢?
在传统厨房里,拥有一把中式菜刀和一只中式炒锅似乎就能完成所有的烹饪工序:菜刀可以砍、剁、切、剔;炒锅可以煎、煮、炸、炒。刚学做饭的厨房小白看着这样的菜谱视频学做饭,多少会有一种无处下手的感觉——切土豆丝用的是刨丝器而不是菜刀,不只隐含着一种「技不如人」的意味,也确实得承认刨出来的土豆丝就是没有切出来的口感好。
再加上很多人家里的厨房空间宝贵,想多多添置厨具,总得掂量一下是不是真的用得上。瞎买一堆厨具却不怎么下厨,或者做出来的饭菜不好吃,也很容易被扣上「差生文具多」的帽子。
所以是不是厨具越少,才越接近烹饪的本质?当失误还没有被凝练成经验之前,厨房的起点又应该在哪里?我总觉得,无论是硬件装备还是亲友的鼓励,能让自己对「做饭」这件事多一点掌控感和成就感的任何东西都是好的。毕竟我们在厨房里追求的不是「一开始就很厉害」,而是「开始之后能坚持下去」。
🎙🎙 我的新书《谁来决定吃什么》已经上市啦!!微信小店(👈戳链接)、淘宝「贝贝特图书专营店」和京东「北贝图书旗舰店」是出版社直发,其他的电商平台、网店、线下实体书店也都能找到,搜索书名《谁来决定吃什么》就行!【时间轴】
0:08 掌勺者对上了特有的社交暗号
3:58 从小就有一股对食物求而不得的执念
10:31 同时也被大量新奇且丰富的食物包围着
21:29 爱做饭的人首先得是一个嘴馋或者嘴刁的人
32:35 创新需要先充分发挥想象,再依靠经验完善
38:57 能吃到一块儿是个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47:48 理想厨房的理念:得知道「生活还可以是那个样子的」
52:39 理想厨房的选择:有特点的调味料降低了品鉴门槛
55:22 理想厨房的理念:不要延迟满足
【本期鸣谢嘉宾】
大雄(@大雄稳不稳),「不开玩笑」主播
提及单集:不开玩笑 199.食(识)食物者为俊杰:聊聊买菜做饭那些事儿
【本期配图】
1. 灶台边的调料瓶,最吸引我的是一罐鸡油
2. 藏在橱柜里的调料,有很多种不同的醋,都用得上!
3. 冰箱里也有两层调料,油鸡枞是从小吃到大的
4. 在《不开玩笑》录制时,被一些朋友质疑的蔬菜脱水机
5. 日常用的锅具
6. 象征着希望的小铲子,围裙也是特别定制的
7. 散落在各个柜子和角落的厨房小工具
8. 不常用的锅具放在了阳台的架子上
9. 一些和食物有关的书籍,第二排的老书已经很不好攒了
【本期配乐】
Lawrence Welk - Skaters Waltz
.
「厨此以外」是我在写了很多菜谱之后决定再往前踏出的一步,希望可以从菜场、从餐厅、从书里、从种种地方都能了解食物更多一些。烹饪并不是食物的终点,「和食物做朋友」才是想重新构建生活时必不可少的一环。
可以在这些社交平台找到我,公众号/微博/小红书:田螺姑娘hhhaze 。
Fler avsnitt från "厨此以外"
Missa inte ett avsnitt av “厨此以外” och prenumerera på det i GetPodcast-ap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