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左忽右 podcast

432 从《拉贝日记》出版始末谈抗战前后的中德民间交流

9/2/2025
0:00
1:20:00
Rewind 15 seconds
Fast Forward 15 seconds

- 导语 -

1937年11月,南京沦陷前夕,德国商人拉贝被推举为安全区主席,这个安全区在后来的日军暴行中庇护了约25万中国难民。而拉贝的日记,在1996年重见天日,成为南京大屠杀最翔实的史料之一。一位西门子公司代表为何会选择留在1937年底的南京?拉贝在战后德国因纳粹党身份面临了怎样的双重评价?从西门子商务代表到安全区主席,拉贝的人生轨迹如何与近代中德关系深度交织?欢迎收听本期嘉宾《拉贝日记》翻译组核心成员刘海宁与钦文带来的精彩分享!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刘海宁,《拉贝日记》全版本的译者、审校者

钦文,《拉贝日记》中文版翻译组核心成员


- 时间轴 -

04:19 发现《拉贝日记》起源于张纯如的挖掘

10:18 当代德国对拉贝、辛德勒、施陶芬贝格的低调态度

16:36 从南非到中国:拉贝的职业生涯

21:15 拉贝成为纳粹党员的原因

22:21 淞沪战后,拉贝留在南京任安全区主席

23:23 南京安全区的设想,源自饶家驹神父在上海的南市安全区

26:01 二战期间拉贝被盖世太保逮捕

28:50 拉贝在二战后的困境与逝世

35:51 翻译的遗憾:拉贝曾给自己取中文名「艾拉培」

37:11 「福建路」和「傅厚岗」:校对南京地名

42:26 大屠杀中的南京安全区:7.9平方公里容纳25万难民

45:37 日德亲密关系下,安全区主席拉贝的谨慎策略

50:48 蚕豆、药物和医护:上海如何远程支援南京安全区

53:57 拉贝目睹的大屠杀:故意不运走的尸体、砍掉半个脑袋的儿童

57:51 留学生、军官和钨矿:中德早期的密切交流

01:10:03 张威廉、何泽慧:《拉贝日记》中的知识分子

01:12:27 从发电机到广播设备:西门子在民国南京的商业足迹


- 支持我们的赞助商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

《忽左忽右》的卖书业务上线了!这次不仅汇集了节目中深入讨论过的书籍,还有主播个人精选书籍,含少量签名版及稀有原版,完整的书目信息及购买方式,前往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回复「买书」 即可获取。书目将不定期更新,欢迎常来看看。


-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hotair

节目统筹 禾放

节目运营 小米粒

节目制作 hualun 思钊 Yo

logo设计 杨文骥


- 音乐 -

Danse Macabre - Busy Strings - Kevin MacLeod


-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2025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 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 忽左忽右

B站:忽左忽右leftright

抖音:忽左忽右

More episodes from "忽左忽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