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介绍:
近年来,野菜、野菌子越来越火了。
不仅各种高价野菜野菌子纷纷现身正规商超、菜市场和线上生鲜平台,而且“打野”(指到野外采摘野菜野菌子)作为一种新潮流还席卷了年轻人群体,不少旅游公司更是顺势推出了“打野”团。
一方面,野菜野菌子被视为纯天然无污染的食物受到追捧;另一方面因吃野菜野菌子住进医院的新闻又频频发生。在城市绿地里挖野菜来吃,到底安全不安全?市场和平台上售卖的野菜野菌子都是哪里来的?昆明有全世界品种最多的野菜市场,云南人是怎么把野菜经营起来的?
不久前,食通社联合腾讯科学频道《餐桌上的物种》,邀请到了生态学者、人类学家、博物作家做了一场线上分享会,一起来聊聊关于野菜和野菌子的那些事儿。本期节目是由这期分享会转化成为音频节目,对嘉宾比较了解的听众可以略过前期介绍,直接从4分37秒开始听=)
嘉宾介绍:
#本期嘉宾
孙姗:生态实践者,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之一
半夏:作家,致力于自然博物生态文学写作
李睿俊: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硕士,美食纪录片调研顾问
谭羚迪: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成员,从事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
#本期主播
天乐:食通社创始编辑,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召集人
时间轴
04:37 与野菜的渊源是小时候在北京被妈妈带着采野生荠菜,长大后成为了一名允许自己的菜地里“长野”的生态小农。
06:01 宣统菜、咸丰菜,在哈尼族朋友的厨房里领略了云南人的野菜观“绿的都是菜,动的都是肉”。
11:10 食用野菜需谨慎,作为云南人,也曾因为过量食用金雀花而中毒。
14:02 在北京从事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为什么挖野菜、种野菜是工作的一部分?
18:56 云南昆明篆新农贸市场里的山茅野菜品种,不只是全国最多的,也是全世界最多的。
24:24 在城市里挖野菜吃安全吗?除了农药和植物毒性,还需要考虑什么因素?
28:12 蒲公英、马兰头、苕子尖、野葱、香椿、地木耳、竹笋,因为便秘才发现校园里竟然可以获取如此多种类的野菜。
35:18 被神化的松茸和松露,从人类学家的视角,怎么看野生菌的爆火?
44:14 人工种植“野菜”正在加速,种植出来的“野菜”还有野菜味吗?
48:52 国外的野菜采集都有哪些讲究和传统?
53:13 为什么有些植物能够被驯化,而有些植物就一直没有被驯化?
57:41 自然教育最好的地方,就是从餐桌开始。
有106种山茅野菜的店铺,这只是其中的一角(图/半夏)
山茅野菜摊点。这张图里的食材你能认出几种来?(图/半夏)
学校草坪上随处可见的蒲公英,嫩叶拿来炒了吃,根晒干泡水喝(图/李睿俊)
学校实验室楼旁边的河岸的野生马兰头(图/李睿俊)
便秘患者采完马兰头采草头(图/李睿俊)
开白花的野豌豆,又叫小巢菜;开紫花的野豌豆,我们老家叫苕子尖(图/李睿俊)
草地上发现的野葱,还有夜鹭吃剩的螺蛳壳(图/李睿俊)
竹笋、马兰头和地木耳煮汤,十分鲜爽!(图/李睿俊)
在售卖的鸡枞(图/半夏)
刚刚破土的松茸,小心翼翼地从土壤里刨出来(图/李睿俊)
半夏买到过的最大一颗松露,174.6克(图/半夏)
北美原住民的“姜”。多年生的森林植物,根部散发的鲜香气息令人难忘,也是药食同源的植物。(图/孙姗)
渥太华野生采集小组的户外课程,冒雨认识森林植物。真正采集的很少,但是过程非常受益,在森林里找植物,学习的是读懂森林生态系统的语言。(图/孙姗)
一次四个小时的野生采集课程,一位参与者所有的收获,菌子、野菜、茶、指甲锉(木贼)、坚果、树芽...(图/孙姗)
和北方森林生态系统共生的猪牙花(trout lily)和宽鳞多孔菌(dryad's saddle)(图/孙姗)
延伸阅读:
书籍:
《Field Guide to Edible Wild Plants》
《杂草的故事》
《看花是种世界观》
电影:
《松露猎人》
创作团队:
节目片头、片尾:瓦依那乐队岜农
编辑 :天乐
制作 :小葡萄
封面:万琳
#关于「食日谈」
听众群:添加「食通社」小助手食通君(微信号:foodthinkcn),加入听众讨论群
联络邮箱:[email protected]
Altri episodi di "食日谈"
Non perdere nemmeno un episodio di “食日谈”. Iscriviti all'app gratuita Get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