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珺Jùn|商业访谈录 podcast

118. 对李想的第二次3小时访谈:CEO大模型、MoE、梁文锋、VLA、能量、记忆、对抗人性、亲密关系、人类的智慧

0:00
2:46:22
Retroceder 15 segundos
Avanzar 15 segundos

2025年4月,我与理想创始人兼CEO李想录制AI Talk第二季。那次对谈持续了很长时间,播出版仅1小时,今天你看到的是完整版。

这一集节目的发布比预期晚了些。过去几个月实在太忙了,我一度犹豫要不要继续放出。但当我重新整理这些内容时,仍然被它打动——这是一份关于人工智能技术变革的“节点式思考存档”。

你可以结合2024年底我们那场3小时谈话一起观看,感受两次对话之间,思考的延展与呼应。

这次,我把李想当作一个“CEO大模型”来提问。

假设他是一种MoE(Mixture of Experts,专家混合)架构的模型,我在对话的前三个回合调用了他的三位“专家”:技术专家、战略专家、组织专家。而当谈话深入到后半程,我们开始讨论人、能量、亲密关系、记忆程序与人类的智慧。

“AI与人的关系”,是本次对话的母题。

(录制于2025年4月)

02:35 第一章:假若你是一个CEO大模型

人类做熵减,AI做熵增

工具的三个分级:“信息工具”、“辅助工具”、“生产工具”

“生产工具”重要的衡量是:你愿意为它付钱

梁文锋极简运用了人类最佳实践

按照最佳实践是反人性的,随心所欲才满足人性

我只能做最好的自己,我一直在自己的长板延长线上

理想为什么还做基座大模型?

当时我们比较担心陈伟团队(基座模型自研团队)怎么想?这个压力挺大的

36:18 第二章:调用MoE之技术专家

李想手把手教你训VLA

达到VLA不是突变的过程,是进化的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我给你讲一下VLA是怎么训的,以及VLA自己怎么去工作的

我不会做超长CoT,我的CoT链条一般两步到三步

至少5年内不会有通用Agent,但会有一个Agent OS

要顺着人性去说,逆着人性去做

如果大家不想做前面包子的积累,只想吃第10个包子,很像练《葵花宝典》

黑盒、世界模型和定价逻辑

每1万公里的验证成本,我们做到从最开始18万降到4000块钱

01:25:36 第三章:调用MoE之战略专家

2025年雁栖湖战略会

如果看战略,中间的圈是规模,圈外边有三个变量:用户需求、技术产品、组织能力

具备这四个特点的,就是AGI时代的终端:360度对物理世界感知的能力、认知决策的能力、Action的能力、反思反馈能力

到了AGI时代的终端,对于能力的要求变得不一样了

如果看到2030年,我们希望能够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终端企业

这是我们未来的3-6年要去解的题

李想的理想会不会太过于理想?

构建3-7人能量体

高维组织兼容低维组织

02:09:26 第四章:智慧是我们和万物的关系

我的记忆程序

创业不容易,但是没必要苦哈哈的

大女儿

我们家里实现了一个“三人支撑”,这让家里的能量大幅地提升

人是用来发挥的,人不是用来改变的

不要构建那么多亲密关系,亲密关系太多了就证明这个人不会经营关系

把智慧当成一个重要的人类特质去发展

对李想的第一次3小时访谈:

《对李想的3小时访谈(播客版):宅男、AI、家庭、游戏和天梯》

本集节目同步上线文字版和视频版:

文章:公众号(语言即世界language is world)

视频:Bilibili(张小珺商业访谈录)

Otros episodios de "张小珺Jùn|商业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