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碟電台 podcast

《飛碟早餐 唐湘龍時間》2025.02.21 中華大學特聘講座教授、孜孜線上聽講師|馬以工《馬以工食粥閒談》

21.2.2025
0:00
47:45
15 Sekunden vorwärts
15 Sekunden vorwärts
高雄美術特區2-4房全新落成,《惟美術》輕軌C22站散步即到家,近鄰青海商圈,卡位明星學區,徜徉萬坪綠海。 住近美術館,擁抱優雅日常,盡現驕傲風範!美術東四路X青海路 07-553-3838 ----以上訊息由 SoundOn 動態廣告贊助商提供---- 飛碟聯播網《飛碟早餐 唐湘龍時間》2025.02.21 週五美食單元 專訪:中華大學特聘講座教授、孜孜線上聽講師|馬以工 主題:《馬以工食粥閒談》 播出平台:孜孜線上聽 共同製作:新經典文化 《馬以工食粥閒談》有更多粥品的文化與故事,即日起至2/28止,孜孜線上聽還有全館79折的活動 馬上訂閱 https://www.bcccourse.com/online/Cour… 課程大綱: 粥,作為人類飲食文化的重要象徵,不僅承載著數千年的歷史記憶,更展現了地域風味與生活智慧。《逸周書》提及黃帝煮粥,標誌其歷史起源;《紅樓夢》的胭脂米粥和燕窩粥,則彰顯了粥的文化價值與奢華品味。而台灣的虱目魚粥、蚵粥等,則以在地食材詮釋傳統的獨特魅力。本系列文章從歷史、文學、養生、美食與地方特色等多角度切入,細數粥的文化,展現它作為生活美學象徵的無限可能。 壹、粥的歷史 探討粥的起源,從《逸周書》中提及的黃帝始灶煮粥,到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的七草粥記載,展現粥作為人類飲食文化的重要角色。 貳、老老恆言的粥 曹廷棟在清代編寫的《老老恆言》,記錄了100種粥品,從蓮肉粥到燕窩粥,強調粥在養生與食療上的價值,並提供詳細的煮粥技巧。 叁、《紅樓夢》裡的粥 解析《紅樓夢》中的經典粥品,例如賈母珍視的胭脂米粥、黛玉吃的燕窩粥,展示粥在文學中承載的文化與情感意義。 肆、泡飯、茶漬和雜炊 《紅樓夢》中的南京方言與習俗如泡飯反映了當時的食文化,南京人偏愛泡飯而非粥。泡飯歷史悠久,六朝時已有,並影響了日本的茶泡飯。泡飯與雜炊在日本也成為獨特的美食,並且在現代餐飲中獲得創新與發展。 伍、七草粥 《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七日為人日,食七草粥以強身辟邪。七草粥習俗源於六朝,後傳至日本,並演變成七草節。日本至今保持此傳統,食用七種初春野蔬煮粥,象徵春天和健康。 陸、《山家清供》裡的粥 《山家清供》是南宋林洪的泉州食譜,介紹以平凡食材烹調的清雅料理,重視養生與食療。書中有豆粥、真君粥、梅粥等,其中蘇東坡的豆粥煮法有特別提及,展現古代食療文化與風雅飲食。 柒、臺灣在地美粥 台灣的粥品成了各種地方特色美食,如鹿港蚵粥、虱目魚粥、番薯粥等,展現了簡單食材與傳統做法的獨特風味。從海鮮到野菜,每道粥都有其獨特的食材與煮法,傳承地方文化和記憶。 捌、參鮑翅肚與廣東粥 清代「鮑、參、翅、肚」就列入八珍,烹煮這些珍貴的頂級食材,有一定難度,也探討了各式豪華粥品,如魚翅撈飯、花膠瑤柱海鮮粥、鮑魚粥等,這些粥品多用珍稀食材,煮法繁瑣,呈現奢華的飲食文化。 玖、茶與茶粥 探討了茶與粥的歷史文化,從蘇東坡的茶粥樂談起,介紹了唐宋時期的茶文化演變,並涵蓋擂茶、三清茶等不同茶飲形式。特別提到乾隆帝的三清茶宴與其獨特的茶道傳統,展現茶的多樣性與文化價值。 拾、侘寂之美 日本茶碗「螞蝗絆」的缺陷之美,可看出村田珠光創立的侘茶理念,強調有缺陷的美學。村田珠光的金繕 ,與法國馬卡龍的精緻對比,探討了創傷與不完整的深層美學。 #粥 #馬以工#紅樓夢#海鮮粥#胭脂米#茶粥#泡飯#黃帝#虱目魚粥#孜孜線上聽 ▶ 《飛碟早餐》FB粉絲團  / ufobreakfast  ▶ 飛碟聯播網FB粉絲團  / ufonetwork921  ▶ 網路線上收聽 http://www.uforadio.com.tw ▶ 飛碟APP,讓你收聽零距離 IOS:https://reurl.cc/3jYQMV Android:https://reurl.cc/5GpNbR ▶ 飛碟Podcast SoundOn : https://bit.ly/30Ia8Ti Apple Podcasts : https://apple.co/3jFpP6x Spotify : https://spoti.fi/2CPzneD KKBOX:https://reurl.cc/MZR0K4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Weitere Episoden von „飛碟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