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财经有深度 podcast

3030.碳酸锂供需格局已逆转

0:00
10:04
Rewind 15 seconds
Fast Forward 15 seconds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碳酸锂供需格局已逆转,来自治雨。

市场对碳酸锂的争论从未停止:现在是旺季效应还是供需反转?云母提锂的复产会否压制价格?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一把更精准的“尺子”。本文将从一个独特的视角——产业链高集中度环节“六氟磷酸锂”的排产数据出发,率先给出一个关键判断:2025年11月,碳酸锂去库存幅度预计将超过2万吨。

我是如何提前市场这么久知道这个结论的呢,答案就是电池厂的排产计划,我们都知道大型企业都是很有计划性的,也必须有计划性并且把自己下一个月的排产计划提前告诉供应链,生产过程才能很好的协调物料到货计划,不致生产中断。那么电芯厂家那么多,咱是如何快速简单有一个大差不差的数据呢?

答案就在关键材料“六氟磷酸锂”上。该领域经过多年厮杀,产业集中度已非常高。天赐材料、多氟多、天际股份三家公司市场占有率超过70%,就是说一家电芯工厂,只要有一定规模体量,大概率是绕不过这三家公司的,这样一来咱们就能很简单的通过电解液环节看清楚全行业的下一个月的需求情况。

按照我了解到的信息,2025年11月六氟磷酸锂的排产计划会比10月份再环比增加7.5%,整个中国锂电产业2025年11月的排产计划也会史无前例的来到200吉瓦时每月,对应消费13.3万吨碳酸锂。而11月国内锂盐厂国内产量预计为8.8万吨,碳酸锂进口量预计维持平稳预计进口量为2.2万吨,国产加进口合计11万吨。预计当月产生的供需缺口为2.3万吨,碳酸锂在往年的淡月呈现出加速去库存的态势。

我的第二个判断是碳酸锂的库存周转天数将会迅速滑落至25天以内。

截止在2025年10月23日当周,S M M上海有色网公布的碳酸锂库存是130366吨,考虑剩下的十月最后一周的消耗量,以及11月预计去库的2万吨,则11月底库存余量为106866吨,距离十万吨的关口一步之遥。

再看库存周期,由于11月对碳酸锂的消耗量猛涨至13.3万吨,当然这包含一定的旺季效应,则以11月的库存去化速度看库存周转周期仅为25天了。

如果时间点回到2025年6月的时候,当时库存超14万吨,每个月的消化量8.9万吨,库存周转周期47.2天,似乎转瞬间,就从库存高企变为了库存合理了甚至有些紧俏了,这背后是两个方面的动因,一方面是库存本身在下滑,另一方面则是需求变大,分母变大,周转天数缩短。尤其是迅猛增长的需求,它能横扫一切拦路虎。

并且我认为,我们现在不需要再纠结“枧下窝矿”了。

如果说11月全行业去库存2万吨以上成为事实,注意,这里讲的是单月度去库存量哈,那么枧下窝的10万吨年化产能,折合每月8000吨的产能,就算立刻开起来,也不够填需求缺口的,即便考虑旺季效应,在随后的淡季中,碳酸锂库存也可能持续去化。

事实上是,2026年我们的碳酸锂的价格必须要让云母提锂具有丰厚利润,必须让云母提锂有可以满产的经济效益,才能勉强缩小供求缺口,所以枧下窝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复工复产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但是他不能阻挡现在碳酸锂格局扭转的事情,如果这么轻松因为一个矿就把碳酸锂的趋势扭转了,那现在就散了吧,碳酸锂不值得投资。

还有,我们要明白现在碳酸锂到底是淡季效应还是供求翻转?

这一轮碳酸锂涨价的过程中,除了不断地纠结枧下窝矿以外,另外的最多的纠结是把现在碳酸锂去库存的状态归结为旺季效应,并认为2026年淡季一季度时碳酸锂就会又一次进入库存累积、持续过剩的状态。

2025年碳酸锂10月超万吨去库,11月超2万吨的去库存的状态,到底是旺季效应还是供求翻转?我来分享一个我的个人观点:动力电池可能是旺季效应,而储能电芯一定是供求翻转。

目前很多企业储能订单已经接到了2026年,有些企业主为没有产能接订单而扼腕叹息,包括咱们的宁王,也处在一种产能完全拉满,订单不得已外溢二三线工厂的状态。按照经验,往年10月份是最旺季,11月转淡,但现在11月会更加旺盛,淡季不淡的反常信号已经足够能说明真实需求的火热。

除了了解这些之外,我们还要有审视数据的火眼金睛。

我现在关于碳酸锂的分析非常乐观,确实是因为我太看好储能需求的持续性了,但大家绝不能偏听偏信。在做投资决策前,一定要自己研究明白,要逻辑自洽,也要数据自洽,融合大量信息后再用正确的方法论研究,形成可靠结论后慎重的做出投资决策。

由于研究方面的数据经常很混乱,有些数据的背后会有利益主体的操纵。我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几个一定是权威准确的数据锚。

首先是广州期货交易所每天发布的仓单数据。

每一张仓单代表一吨库存,而且仓单的注册必须是经过官方认可的仓库,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后入库发单。由于仓单数据背后是官方机构的严格把控。所以仓单数据是真实可靠的,如果说期货价格涨过头了而现货不好卖,仓单往往是会增加的。

相反,如果现货市场需求旺盛,纵使金融资本的力量把碳酸锂价格抬升起来,现货价格也会迅速跟进从而不会出现仓单暴增的情况。可以查看一下历史数据,碳酸锂上一波上涨行情后仓单就紧接着增加很多,所以价格被砸下来也就实属必然。

同样的,虽然我对未来一段时间的需求乐观,但是也要紧盯仓单,每日必看。仓单数据对库存的反映虽不全面,但最准确。

其次是海关总署每个月发布的碳酸锂以及矿石进口数据,可查询所有给咱们中国进口锂辉石国家的数量信息。

锂辉石占据每个月咱们国家碳酸锂生产量的60%,锂辉石的增量也是最近碳酸锂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大家要仔细反复核查这里数据的同比变化,环比变化,它能让你以最领先视角看到未来一段时间的碳酸锂供应增长情况。

这里也可以查询“锂的碳酸盐”每个月的进口数据,海关总署针对碳酸锂的表述比较奇怪,它这个锂的碳酸盐就是我们每天讲的碳酸锂。

最后才是研究碳酸锂的新闻媒体。

前面两个途径,虽然权威,但数据没有全方位的图景,要想把碳酸锂研究清楚就要结合诸多新闻媒体,问题也就随着而来,不同媒体每个月定时公布的数据会有差异,有时甚至会有方向性的偏差,且偏差会较大,这一类的媒体的信息我们要参照着谨慎使用,由于调研手段的不完备性他们的数据要以“相对”、“参考”的方式使用。研究的重点在于从众多数据海洋中,找到一个自洽的逻辑链条。

说完如何审视数据,最后来明确一下关于碳酸锂接下来需要验证的关键事件时间点。

第一个要紧密跟踪的数据是S M M每周发布的周度库存情况,如果我前面的研究结论是正确的话,那么后面每周去库的幅度,将会由现在每周2000多吨,逐步提升至3000多吨,并且会再进一步提升至4000多吨每周。就是说,未来一个月,碳酸锂去库存的状态还是会进一步加速当中。必须有周度数据更新的支撑,才能确证本文最核心的结论。如果周去库数据没有达到预期,就应该及时反思。

第二,我认为验证当前的火爆还是需求翻转,最好的方法是观察最淡季碳酸锂的库存变化情况,这个时间点大概是2026年1到2月之间。如果我们看到在需求最淡季,碳酸锂库存也只是微微增长甚至是负增长,那么既然最淡季库存都是负增长,那么2026年全年库存负增长就会得证,如果淡季仍然保持去库存的状态,那么本轮周期碳酸锂的天花板就会定在20万元每吨的水平,必然如此!

分析淡季情况,有一个有利因素,也有一个不利因素,有利因素是目前储能订单已经溢出,客户已经排排队,那么储能订单大概率就是要穿越淡季能保持淡季不淡的状态。

但动力电池在2026年1至2月确实是一个坎,从国家宏观经济刺激的角度,我猜测明年会有新的补贴政策出来,但在断档期,动力电池应该是会受到一些影响,但影响有多大?持续有多久?动力电池的负面状态能否被储能完全填平?这些都需要让时间给出答案。

More episodes from "雪球·财经有深度"